結果,內心戲這麼多是怎樣阿!!!
看007電影看到眼眶泛紅,這要我以後怎麼出去見人阿~
沒辦法。
看到原本灑脫自在的龐德先生在短短的幾分鐘變得如此不堪,
一邊隻身和厲害到破表的壞人對抗,一邊又被自己人表到sky-fall,
我在電光火石的一念之間突然把這情節和之前看到,聽到,接觸到的過去,現在,未來(可預測的)種種經驗作連結:
- 一邊bug解不完,一邊QA又笑嘻嘻的送上幾支。
- 薪水不漲,物價飆高,一邊政府又想從你辛苦存的定存單裡扒皮。
- 已經覺得自己不聰明,又努力的想弄懂政府的經濟有感措施,努力了一個晚上後,卻看到下面的連結:
老是覺得被人表,是人之常情。
但這電影裡試著告訴你,其實被表只是你從自己的角度看事情,你應該試著從你的隊友,你的上司的立場想想,在事情發生的當下,他們是否有更好的選擇?如果你想通了,那你就會跟龐德一樣,在歸來後問M的第一句話是:『為什麼不相信我?』,而不是:『為什麼表我?』
這樣,你就踏上英雄之旅的第一步了。
另一個觀察到的,是近來英雄電影裡的蛻變之旅模式,也被套用在007系列裡了。
從蜘蛛人3的黑蜘蛛,蝙蝠俠蛻變成黑暗騎士(阿~原來是不同系列的阿),我們可以發現導演,編劇們都試著在傳統英雄電影的巢臼中掙扎出新路,試著用另外的角度來詮釋『英雄』兩個字。那些英雄,不再光鮮亮麗,不再氣勢逼人,不再揮灑自如,他們開始在螢幕上顯露出我們平常所難以看到的落魄模樣,在角落卸下武裝,躲在陰影的邊緣,舔舐著自己的傷口,黯然神傷。
這就像詩人Tennyson在詩作(Ulysses)裡所描寫的那樣:
We are not now that strength which in old days.
Moved earth and heaven, that which we are, we are;
One equal temper of heroic hearts,
Made weak by time and fate, but strong in will.
在空降危機裡,這段詩由飾演M夫人的老牌影星Judy Dench的口中念出,滄桑的嗓音裡帶著絲毫不肯屈服的強烈意志。也藉由這段承先啟後的口白,在向觀眾鋪陳了一連串緊湊的事件之後,帶給觀眾這樣的一個問題:『英雄』是什麼?To strive, to seek, to find, and not to yield.
我想,這問題也許永遠沒有答案,不過,把這樣的情境套到早已不再年輕的我們身上,就會在不經意間,對螢幕上的努力掙扎着的龐德,多了些許的認同感。想著似也not to yield而堅持著的自己,身影是否一樣動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