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ash,7-11禮券,...。這時台下鼓譟著,抱怨公司的小氣,台上的主持人也很盡責的幫公司緩頰。我卻開始納悶,究竟有多少人,還記得不久前統一企業榮登報紙版面的一些事件?有多少人,會因為公司發放統一企業的禮券而感到羞愧?
身為臺灣食品業的龍頭,我們對統一企業是有很多期待的,期待它能帶來更多更優良的食品,也期待它能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。可惜這幾年觀察出來的結果,卻一點也不如我們所預期的:
一方面設計出Open將/Lock將這兩個可愛的吉祥物。另一方面卻沒做好食品安全把關的工作,讓塑化劑進到我們的肚子裡。
一面找桂綸鎂代言City Cafe,撫慰宅男的脆弱心靈。另一面卻帶頭調漲現泡咖啡的價錢,摧殘我們一樣脆弱的荷包。
你很難用單純的黑與白來描述統一在臺灣人民心中的企業形象。不得不說,在經過了這麼多
負面消息,統一企業在臺灣仍然擁有主宰性的地位。其中,消費者不離不棄的支持當然是主因。你會好奇,Open將加上桂綸鎂的確有強大的維繫人心作用(私以為),但相對的,那些負面訊息難道都沒有吸引一些激進人士發起抵制運動嗎?
是有的,我的朋友。
但是,在現代人忙碌而緊湊的生活節奏中,統一超商提供的便利性的確有相當大的吸引力。雖然當時網友群起抵制,但是雷聲大雨點小,一來抵制行動跟絕食一樣,是一種消極抗議的行為,少了媒體關注,個人的抵制行為其實對廣大的群眾沒什麼感染力。二來統一企業不是笨蛋企業(什麼樣的企業比較沒那麼聰明?),它不會一步踩進消費者的底限,而是採取一種漸進的方式,慢慢的嘗試,踩前一步,就撒些糖讓你吃吃。臺灣的消費者也很好處理,有糖吃,哇啦哇啦叫的聲音就小了。有例子嗎?前陣子咖啡漲價的時候,茶類飲品就跟著打折默默的吸引妳的眼睛,這陣子換純喫茶要漲價了,大概又會搭配另一些食品的短時間打折活動。
我覺得我們的社會,應該要試著凝聚起一股抵制統一的力量。所以,從塑化劑時代開始,我就一直持續著消極抵制統一的個人行為,可是這段時間以來,這樣的抵制行為並沒有帶來實質上的影響,也沒獲得周邊朋友足夠的認同,慢慢的,心裡開始有了疑惑,為什麼統一這麼明顯的用行動侵犯消費者的權力,甚至漠視消費者的尊嚴,網友們苦口婆心的部落文一篇篇,卻引不起共鳴?
我一直都沒有答案,直到那天又重看了電影Inception,才給了我另一個思考的方向。引子就在Cobb的一段台詞中:
No, 'cause I think positive emotion trumps negative emotion every time. We all yearn for reconciliation, for catharsis. We need Robert Fischer to have a positive emotional reaction to all this.簡單來說,人心較容易對正面的情緒訴求起反應,而傾向排斥負面的情緒訴求。雖然電影是虛構的,但這樣的概念在接下來的劇情鋪陳下變得非常有說服力。套到網友們群起抵制的那些階段,他們所散發出來的都是負面的情緒訴求,一般的消費者對這樣的東西會本能的產生抵抗。相較於Open將和桂綸鎂所散發出來的強大正面能量,網友潰不成軍也是正常的。
所以我們也許可以嘗試另外一條路,與其告訴你周圍的人,統一企業有多壞多機車,不如試著和他們分享,你在拒絕7-11的這段期間,從那些所謂的『非主流店家』裡得到了多少感動。引導的力量也許,遠大於負面訊息帶來的處罰性心理效應。
我正試著這麼作,也期待著這條路上,能有更多的夥伴一起前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