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認為,這次的公投將會是反核團體最好的機會,雖然根據前幾次公投的結果來計算,還有這樣的題目設定,反核團體要透過這次公投停建核四,還有很大的一段路要努力。但公投畢竟是個機會,否則即便我們天天遊行,每次都能號召50萬人以上,對於現狀的改變也是一點幫助也沒有。
在法治國家,一切,就是照規矩來。
但,這樣的方式,真的合理嗎?
就像朋友參加這次遊行所感覺到的,針對一個核四這樣的議題,其實除了『停建』和『續建』之外,還有許多相關的配套需要討論,比方說,主辦單位這次就有『核電歸零』的口號,但其實很多人除了支持停建核四以外,也支持核一二三延役,和『核電歸零』的理念就有抵觸。
現實狀況中,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種偏好的政策組合,但公投卻只是要我們選Yes/No,對於其他的配套措施,我們卻無從選擇。那你要問,假設政府佛心來著,精心研擬了方案ABCDE,任君選擇,是不是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?
當然不可能!今天說不定你阿罵就會想說,我想要方案A混方案B,那我要怎麼選?
那好,那我們擬個100個方案來選好了?
開玩笑吧,100個方案,一個智商正常的普通人要怎麼評估啊?
開玩笑吧,100個方案,一個智商正常的普通人要怎麼評估啊?
用投票的方式選人,選代議士,ok,拿來定政策走向,那實用性就得好好考慮了。
那麼,問題在哪?問題在於投票的形式基本上,其實跟直接打一架差不多,那都是用『勝負』的觀念來進行決策,但『決策』的核心價值在於尋求最大公約數,尋找共識,而『勝負』頂多只是減法,減法是找不到最大公約數的(我只是想埋梗,別深究數學上的正確性了,you know what i mean...)
說到底,我們雖然歷經了工業革命,在科技上有長足的進步,但在尋求共識的機制上面,我們跟老祖宗用的方式,其實差不了多少。